随时拿起手机就可以玩,蹲厕所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,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,坐车的时候你可以打麻将,躺在床上你可以打麻将,随时随地,你想怎么玩怎么玩,群内小改改也多,还能交朋友,何乐而不为,快来找我吧,我一直都在,全网最低房费,八局才一元加不上微信就加QQ332384184
黄昏,他睡得很晚,守着昙花
他传闻昙花往往是晚上开
咱们是同类,以是相惜,然而咱们忘怀了,同类常常也相残
由于领会对方犹如领会本人,以是当不堪一击的那一天到来时,同类总能找到对方身上最湮没的软肋,而后,执刀狠狠的捅下来
这是一个在文学论坛认识的藏族朋友给我起的
/> 好几年了,一直都非常喜欢品读白族作家张乃光先生的散文
那种文字,洗净清丽,总能让人在轻快的阅读中读到一种宁静淡雅的意境;那种意境,却还悠远绵长,总能让人在享受过文字的精彩之后又萌生无限的感思
语言优美,以学问入文,这是张先生散文给人的第一点感慨
北宋黄庭坚倡导学问入诗,开创了江西派乃至整朝宋诗的创作风格;散文大家秦牧则是将知识性、文采性和趣味性汇成创作的特色
张先生的散文创作,文采和知识并重,我想是皆得了两位大家的所长
所以每次阅读他的文章,先让人沉醉在那优美的文字之中,然后又有很多知识的收获
在这一点上,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张先生知识的广博,多用、巧用、化用、借用佳词丽句是一大语言特色,《小河淌水》、《寻找月光》就有这样的美感
同时又富于联想,能将学问贯穿在行文之中,比如《城市的树》就让人知道白族风水树的内涵和大理悠久灿烂的历史,《望夫云升起的夜晚》却能让人感动于白族民间文化中那个动听感人的故事
另一方面,就是张先生对待学问的严谨态度,他的文字中没有丝毫含糊的语言
读过《亲眼目睹一种植物的入侵》一文就深为感慨:张先生无论是自己上网查资料,还是翻书用典,总能把他要讲的事物细致明白地说个透
情感细腻,善托物言志,张先生又特别能用文字渲染出一种清静唯美的意境
这便是让人对他那些文字特别感动的原因
无论表达怎样的情愫,张先生都能找得到那种最能表达他心境的事物,比如他借用山乌龟表达了一种类似“心远地自偏”
一楼
度娘
纪念2011.10.22-2012.05.02笨笨
害怕你找不到冰块的帖子
所以起了同样的名字
昨天
以前那个帖子不小心被吧主删了
也好
我们可以从新开始
我们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记录
过去的写在我和笨笨心里
笨笨要开心快乐